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2026年上海对留学生落户的政策持续释放友好信号,尤其是世界排名前50院校的名单新增15所高校,原有院校名单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更多毕业于这些院校的留学生,在满足基本条件后,有机会更快地完成落户申请。提前了解政策细节,能帮你更好地把握机会。
此次排名更新中,有5所大学从之前的排名51-100区间进入了前50,比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2026年排名中位列47,直接进入了前50名单。同时,排名51-100的区间也新增了一些申请量较大的院校,例如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诺丁汉大学等。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悉尼科技大学等院校也从之前的100名开外,在2026年QS榜单中进入了前100,被纳入上海人社局的落户认可名单。
留学生落户上海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你可以对照看看:
1、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
2、毕业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工作;
3、与上海的用人单位签订2年及以上的劳动合同,且在提交申请时,合同有效期在3个月及以上;
4、在国外留学期间,没有国内任何社保记录;
5、国外学习时长要足够,博士不少于360天,硕士不少于180天,本科不少于720天;
6、公司是在上海注册的,注册资金100万人民币及以上,且自2024年7月1日起,注册资本需要缴足。
根据你的院校排名和学历背景,落户路径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一)直接落户
如果你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的院校并获得本科或硕士学位,或者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的院校并获得博士学位,那么在通过试用期后,可以直接申请落户,没有社保基数要求。
(二)缴纳6个月不限基数社保
如果你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的院校并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拥有国内双一流本科学历并获得世界排名51-100的国外硕士学位,那么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对社保基数没有限制。
(三)缴纳6个月1倍社保
这种情况包括:毕业于世界排名500以外的院校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于世界排名101-500的国外院校并获得学士学位;拥有国内双一流全日制本科学历并获得国外排名100以外的硕士学位;拥有非双一流全日制本科学历并获得国外排名101-500的硕士学位;拥有国外正规本科学历并获得国外硕士学位。这些情况都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基数达到上海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倍。
(四)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
如果你毕业于排名500以外的院校并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拥有专科或非全日制本科学历并获得国外任意排名的硕士学位,那么需要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基数达到上海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5倍。
在准备申请时,有几个常见的风险点需要特别注意:
1、外地社保个税问题
留学回国后,如果在异地有兼职或实习并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导致外地个税与上海社保重叠,可能会影响申请。如果确实有兼职需求,收入应申报为劳务报酬个税,而非工资薪金。
2、留学期间缴纳社保
留学期间不能以任何目的在国内缴纳社保。作为学生身份,参加职工社保是不合规的,不仅可能影响毕业后的应届生身份,也会对落户申请造成阻碍。如果你还在留学期间,请确保国内社保已经停缴。
3、社保和劳动合同主体不一致
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和社保的缴纳单位必须是同一家公司。如果合同与A公司签订,社保却由B公司缴纳,这种情况会导致申请被退回,甚至影响落户资格。同样,合同与总公司签订而社保由分公司缴纳也是不被允许的。
对于一些常见疑问,这里也提供参考:
比如,有人问:“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有学历但没有学位。硕士出国留学(排名前500的学校),回国后申请落户是按照1年1.5倍社保基数还是按半年1倍社保基数?”
根据现行政策,国内全日制本科需要同时获得学历和学位,且国外硕士为500强院校毕业,才可以按照半年1倍社保的条件申报。如果只有本科学历没有学位,那么只能按照1年1.5倍社保的条件申请。
关于如何查询办理进度:
目前,留学人员落户申请由用人单位通过“一网通办”系统提交。在预审、受理、审核等环节,系统会自动向单位人事的手机发送进度提醒。单位人事也可以通过法人一证通登录“一网通办”系统自主查询。申请人本人则可以通过“随申办”APP或“上海人社”APP查询办理进度。
总的来说,2026年的政策对留学生来说是不错的时机,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落户门槛也在逐步放宽。如果你有落户上海的打算,提前规划起来很重要。
留学生落户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路径对不对”的问题。很多同学卡在院校认定模糊、回国时间算错、单位资质不匹配这些细节上,就像你搬家,光有房产证不行,还得水电煤户名都转过来,落户也是,光有学位不够,回国时间、单位资质、社保记录,一样都不能少。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细节,能帮你把个人背景和最新政策“对上号”,免费做一次初步适配分析,让你少走试探性弯路。
不确定你的毕业院校是否符合上海留学生落户要求?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