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留学生落户上海,是许多海归开启职业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一步。但政策细节繁多,稍有疏漏就可能影响申请进程。以下七个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你是否具备申请资格,务必提前厘清。
一、境外学习时间要求
申请落户需持有国(境)外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境外实际学习时间须达标:博士累计满1年,硕士满半年,学士满2年;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也需满1年。若课程包含国内网课,需结合整体学习安排综合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二、学历需完成留服认证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简称“留服认证”)是必备材料,代表你的海外学历获国家认可。申请时需准备:近期证件照、签署的授权声明、毕业证书、成绩单(如有)、护照及签证页(含电子签或居留卡)、认证费用360元。建议尽早启动认证流程,避免因材料补交延误整体进度。
三、回国后2年内来沪工作
无论学历层次或院校排名,均须在毕业回国后2年内到上海就业。这里的“2年”以首次在上海缴纳社保或个税的时间为准,并非要求2年内完成落户。只要在此窗口期内入职并持续在上海工作,即保留申请资格。需注意,成功落户后离职不受限制。
回国时间的认定分三种情形:
- 毕业后回国,以毕业证签发日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 回国后才获毕业证,以前次出境前最后一次入境时间为准;
- 毕业后在境外工作,以结束境外工作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四、工作单位资质达标
接收单位须满足: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分支机构以上级法人计);依法在上海纳税并缴纳社保;无不良征信记录。
五、劳动合同规范有效
需与上海单位签订2年及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且在提交落户申请时,合同剩余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非直接雇佣形式不符合要求。
六、社保与个税匹配合规
根据毕业院校排名及学历背景,社保缴纳要求分为多类:
1、直接落户(无社保基数要求):
- 世界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
- 世界前500院校博士。
2、6个月社保(不限基数):
- 世界51–100名院校毕业生;
- 世界前500院校STEM专业毕业生,且就职于上海市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内企业。
3、6个月1倍社保基数:
适用于非前500博士、前101–500本科、进修人员、国内全日制本科+境外硕士(前101–500)、双一流本科+境外硕士、专科起点+境外本科+境外硕士(前101–500)等情形。
4、12个月1.5倍社保基数:
包括非前500境外本科、前置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的境外硕士、HND或合作办学路径等特定组合。
5、创业落户路径:
留学生作为法人及第一大股东(持股≥30%),在上海注册实缴资本超50万元的有限公司,企业正常运营并纳税6个月,拥有专利或技术成果,且雇佣至少1名员工,核心团队最多3人可申请。注意:个人独资企业、工作室等不在此列。
重要提醒:
- 留学期间不得在国内缴纳社保或个税;
- 上海与外地社保/个税不得重叠;
- 兼职收入应按劳务报酬申报;
- 社保、个税、劳动合同三者单位名称必须一致,基数应基本匹配;
- 社保须在同一单位连续缴纳,中途换工作需重新累计。
七、转学分比例须合规
根据《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沪人社规〔2020〕25号),若存在国内修读学分并转入境外学历的情况,需满足:
- 在国内校区或分校就读的,境外学习时间与学分均不少于总量的50%;
- 利用暑期等在国内修非学历学分的,境外获得学分不少于总量的80%。
常见不合规情形包括:国内专科转学分至境外本科、HND无双证转至硕士、暑期或分校学分占比超标等。此类情况可能影响落户资格,建议提前评估。
留学生落户不是“材料堆得多”就能成,而是每一块拼图都得严丝合缝——学校认不认、时间卡没卡、单位合不合格、社保对不对,差一点就可能被退回。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服务,熟悉各类学历背景与单位类型的适配逻辑,能帮你把个人情况和最新政策精准“对上号”。现在联系顾问,可免费获取一次初步适配分析,判断你是否具备申请基础,避免在模糊地带反复试探。
不确定你的毕业路径是否符合上海留学生落户要求?欢迎联系凡图咨询专业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