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择校、转学、借读相关政策解读(附攻略)_上海留学生落户咨询_凡图落户上海咨询网
-
凡图落户上海咨询网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上海中小学择校、转学、借读相关政策解读(附攻略)
点击↑↑↑哈童上海↑↑↑关注
10万上海家长共同订阅的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哈童上海整理得出,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择校篇
上海的小学分布十分广泛、特色也各有差异。随着沪上一些小学境外班、国际班开始招生,幼升小择校问题实在成为每一位家长的难题。小童觉得,只要找出小学之间的差异、特色以及对照自己的所需加以权衡、比较,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难的。
那么问题来了,幼升小择校究竟要考虑哪几点呢?小童觉得,以下4点是重中之重,您不可不知的哦。
一、择校什么重要?
● 离家近:尽量别跨区择校,路近可以腾出时间由家长与孩子互动或为上课外辅导班留出时间。如果离家远,成本大、家长小孩苦、浪费时间多,得不偿失。
● 校风好:学习氛围较为浓厚,教师负责任。无数家长和老师的经验是:小学阶段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大大超过一所好的学校。
● 同年级班级要少:学校同年级班级少,不超过4个为宜,每班人数不要超过40人,在30至35人为佳。人数多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因竞争压力大给孩子困扰。
● 电脑派位:小升初时候的电脑派位。如果派位较好可以为家长和小孩留下备胎,万一成绩不理想或学习一般,也可以升入中学,避免家长再交巨额赞助费去选择初中了。
二、各学校之间的差异
差异:寄宿制学校
特点:
收费较高,班额小、生均占有教育资源多。
多为私立学校或转制学校,一般以双语、计算机为教育特色。
因为学生整周住在学校,教师配备多,对学生照顾相对细致、周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全由学校负责而省去家长照顾学生生活、学习之烦恼。
适宜家庭:
经常出差在外或工作时间不定,每天不能按时接送孩子;晚间应酬多,不能照顾孩子生活、辅导孩子学习之家长。
选择细节:
学校的硬件条件是否有利于学生独立生活和成长?
学校的学习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是否有足够的运动场地?
学校管理是否而有序?学生的一日生活与学习是否安排得合理、科学?
任课教师是否,教育特色是否突出、效果如何?
差异NO.2:非寄宿学校
特点:
国内主流学校,收费低,以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为主。落户上海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但须由用人单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受理。班额大,人均占有教育资源少。尽管如此,仍因建校时间长而不乏名校。
适宜家庭:
工作时间固定,无其他事情干扰,可以保证每天抽出时间照顾孩子生活、学习之家长。
选择细节:
教学质量应是选择这类学校的重要条件。
尽量选择班额小、校园活动场地足够大的学校。
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否,班主任老师是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校的特色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否能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与住所的距离远近因素也很重要。因为每天接送孩子并非易事。
差异NO.3:国际学校
特点:
收费昂贵,非寄宿,多为外国人办学、教学。教材源于国外,外语授课。学校规模一般不大、小班额,生源为来自不同的国际学生。
适宜家庭:
随时有出国计划的家庭,父母有一方是全职家长,便于接送与照顾学生。
选择细节:
路途远近很重要,近距离接送是原则。
以后的定居国是决定选择哪所国际学校的前提。
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有利于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选择办学时间长、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的资质也不可忽视。
理想的学校有汉语教学,本土文化教育对学生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
三、名校必须具备的5个基本条件
1.比较好的师资力量;
2.比较好的硬件设施和较为充足的教育资金;
3.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社会名流的大力推崇;
4.来自各个方面经过筛选的比较的学生;
5.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
2
转学篇
小学初中转学基本流程
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向原就读学校提出转学申请。
原就读学校对照《学籍管理办法》第四章具体条件核准并出具 ;转学联系单 ;后,学生家长到准备转入学校核准并加盖教导处章,再交还原就读学校。
学生及家长持有效的转学证明及、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籍卡(复印件)、健康卡、预防接种记录卡等到转入学校报到注册。留学生户口户口若报入上海市或区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附同意接受函原件;户口若报入由业务管理部门推荐的集体户口的,用人单位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的请示函中须注明;户口若报入本人购买的产权房内的,附房屋产权证。
持有本市的学生及持有效期内《上海市落户》的引进人才人员的子女享受本市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待遇。
外省市户籍学生准备转入公办初中,应首先到居住地所在镇(街道)教委提出申请,填写《外省市户籍学生在嘉定区就读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件及转学联系单,镇(街道)教委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准备转入民办初中,可持 ;转学联系单 ;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外省市学生在嘉定区民办学校接受初中教育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件,由学校决定。
高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
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如果非要转那么你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高一学期、高三不转学,学期中途不转学。高一第二学期、高二学期和第二学期办理转学。转学手续一般应在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因故不能按期办理,迟不得超过开学后一周。
基本材料包括:初中书、户籍资料、引进人才单位证明、上海市落户(证、CW9证)及办理通知书等。
所提供的各项材料均应真实有效。如有虚假,后果由家长和学生自负。
高考政策按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政策执行。如因证件失效或身份变更等原因,学生毕业时不符合当年在沪参加高考报名条件,需转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两地教学不一致所引起的后果由家长和学生自负。
转学攻略
>>>>同区公办学校不能转学根据政策,中招办是不会让你办这事的,想都别想了。找人托关系也没有用,电脑上根本划不过去的。现在不比以前了,现在都是电脑上操作的。>>>>公办转民办
公办转学去民办往往是基于该学生在民办借读期间表现良好,成绩也比较理想,家长向学校提出转学要求,民办学校认可,即可以办理。可是,去民办借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民办转公办 民办转公办往往是因为学生在民办中学读书不适应,成绩持续不理想,家长觉得换个环境可能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在民办学习压力大,同等分数在民办学校可能排名会不靠前,去了公办,可能名次上会变得漂亮一点。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而言,自信心的重建还是很重要的。有了自信心,才能有可能对学习重新有兴趣,才能走出一直倒数或垫底的阴影。
民办转公办的简单的方法就是回户籍所在的公办,这是中招办可以办的事情,也是容易让人接受的理由。以今年的形势而言,上海户籍的学生想要挑一所不对口的公办进去,基本没有可能。
注意事项
学生受处分期间一般不予转学。
学校不得接收无转学证明及学籍材料的学生。
转学续应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迟不得超过开学后一周(市政动迁等特殊原因除外)。
3
借读篇
借读政策
适用对象
借读生是指非本市户籍、但具备在本市中小学就读条件的学生。即本市;持有一年及以上《上海市落户》,且在有效期内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持有效期内《上海市落户》的引进人才高中阶段适龄子女。
受理部门
借读申请人居住地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借读申请,落实就读学校。
申请时限
借读申请手续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或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办理。
申请材料
有效期内《上海市落户》、父母身份的有关证明及学生的学籍证明。小学一年级新生还需有户籍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明或健康检查卡。
相关待遇
借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课外活动、帮困助学等方面,与本市学生一视同仁。
本市、引进人才《落户》子女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免收借读费。
本市、引进人才《落户》子女可根据当年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申请报考本市普通高中,其中境外引进人才子女,在语言适应期(3年)内报考本市普通高中的,可以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已在外省市就读高中的,本市普通高中学校在有学额的前提下,由学校对其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后,由学校报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接受其借读。
借读攻略
从学籍管理上来说,只有转学,休学,不存在借读这一说法。借读其实是属于各校之间默认的一种 ;潜规则 ;说好听点就是两厢情愿。
借读的基本条件:
公办学校的校长同意该学生借读到民办学校,由家长写借读申请,落款签字。
有的学校会要求增加备注条件:例如:一旦借读,四年之内不能回原学籍所在的公办学校读书。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和民办学校沟通,如果民办学校答应小孩成绩的,将同意转入的话,再签这个协议,否则万一不理想,这边不要了,那边回不去,借读协议又是自己亲自签字的,到时候会很麻烦。所以你要么保证自己小孩一直在民办能至少维持中等水平,不要太差,这样民办学校也不会在意你一直借读到初三毕业。万一学生成绩比较差,一直太显著的在垫底位置,那么很有可能学校会要求你回原学校。对于民办学校来说,这也是保证毕业率的一种方式。
家长在担心民办是否能进,是否考虑让孩子就借读在民办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周全。现在的公办初中通常情况下都不愿意放人,而且由教育局作支撑,在本身生源就减少的情况下,再借掉几个,那就没人了,所以借读的重点是搞定公办学校。
民办学校的话,一般要借读,总归要自个托人去打听下情况的喽,学校是不是可以借读,在可以的情况下,民办学校一般是不会太care多借读一个少借读一个的。
如果你也喜欢,就发给朋友看看。落户上海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但须由用人单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