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始终聚焦于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2026年的政策延续了这一导向,通过多元通道为不同背景的申请人提供落户可能。无论你是高学历人才、技术专家还是创业先锋,关键在于精准匹配政策要求与个人条件。
如果你拥有本科学历,所在单位属于上海市重点机构(如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并连续缴纳2年社保基数达到当前标准的2倍,就符合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硕士学历则更灵活,只需1年同等社保基数即可。高级职称人才或紧缺工种的高级技师路径也相对宽松:前者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申请,后者若岗位列入紧缺目录,甚至可能直接匹配政策要求。

具体来看,人才引进覆盖多种情形:
一、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且职位与专业匹配;
二、硕士学历在重点机构工作,缴纳1年2倍社保;
三、本科学历在重点机构担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连续缴纳2年2倍社保;
四、持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的技能人才,需2年2倍社保;
五、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国家级荣誉;
六、持有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
七、国家二级证书且获省部级技能竞赛奖项;
八、创业人才持股≥10%且获1000万投资,工作满2年;
九、技术交易额3年内达5000万,工作满2年;
十、3年内缴纳100万个税且社保基数达3倍;
十一、上市企业核心人才,持股10%且年纳税1000万;
十二、取得国家级证书、奖项或称号;
十三、各区或重点区域自主审批的紧缺人才;
十四、纳税3000万企业推荐的核心人才。
留学生政策同样体现了灵活性。世界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51-100名院校毕业生仅需6个月社保且无基数要求。其他留学生根据学历和境外学习时长,可选择6个月1倍社保或1年1.5倍社保路径。科创企业工作的紧缺专业留学生也享受优待。
应届生方面,上海“双一流”高校本科、本地高校硕士及“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在上海工作即可落户。外地普通本科毕业生需达到72分评分标准。清华、北大等六所名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直接落户。在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工作的“双一流”本科生、服役后毕业的本地本科生,以及应届博士均符合直接落户条件。
政策细节虽多,但核心是“资质真实、单位合规、岗位匹配”。很多人卡在职称等级认定、奖项权威性、单位是否在白名单内,或岗位描述与目录不一致这些环节。就像精密仪器的零件,每一样都要严丝合缝。凡图咨询专注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动态,熟悉目录与白名单更新逻辑,能帮你把职称、奖项、单位、岗位这些“零件”一一校准,提供免费初步适配分析,判断你的条件是否与当前政策路径匹配。
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