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留学生回国后想在上海扎根,却对落户政策感到困惑?2026年,上海针对留学生落户政策进行了调整,放宽了部分条件并优化了流程,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下面为你梳理当前政策下的核心要求、常见路径及关键注意事项。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凡图咨询可提供免费初步评估,帮你判断个人背景与政策的匹配度。
一、院校排名要求更灵活
2026年政策在院校排名方面有所扩容。全球Top100院校名单新增了多所学府,其中Top50院校新增19所,Top51-100院校新增32所。
全球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全职来沪工作后,无需满足社保基数和时长要求,可直接申请落户。
全球排名51-100院校毕业生:在上海全职就业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即可申办,对社保基数无要求。
二、学历类型覆盖更广泛
政策兼顾了不同学历背景的留学生需求:
国内“双一流”本科+境外硕士:需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基数为1倍社平工资(2026年标准以官方公布为准)。
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同样享受6个月1倍社保基数落户政策。
国内高中+境外高水平本科、境外本科+境外硕士、境外非高水平博士等:需累计缴纳6个月社保,基数为1倍。
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境外非高水平硕士:需累计缴纳12个月社保,基数为1.5倍社平工资。
三、时间要求更人性化
政策取消了“回国后首份工作须在上海”的限制,明确留学生只要在回国2年内来沪工作并缴纳社保即可申请。
四、核心条件梳理
1. 个人条件
- 学历认证:需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境外本科及以上学历认证,且境外学习时间满足要求(本科累计≥720天,硕士累计≥180天)。
- 社保要求:根据院校排名和学历类型,缴纳相应时长和基数的社保。
- 其他要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留学期间无国内社保记录,劳动合同有效期≥2年且申请时剩余≥3个月,档案由具备资质的机构保管。
2. 公司资质
- 注册资金: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分公司以总公司注册资金为准)。
- 经营状况:公司需正常经营、依法纳税,且未被列入人才中心黑名单。
- 员工要求:除留学生外,公司至少有一名其他员工在上海缴纳社保和申报个税。
五、常见落户路径
1. 直接落户
适用人群:全球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如境外高校副教授、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上海市人社局认定人才)、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
所需材料包括职称证明/任职文件、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等。
2. 6个月不限基数落户
适用人群:全球排名51-100院校毕业生、境外高水平大学STEM专业且在“上海科创企业名单”内企业工作的毕业生。
关键材料包括教育部学历认证、境外学位证书、社保记录等。
3. 6个月1倍基数落户
适用人群:国内双一流本科+境外硕士、境外本科+境外硕士的毕业生。
社保要求为连续缴纳6个月,基数为1倍社平工资。
4. 12个月1.5倍基数落户
适用人群: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境外非高水平硕士、HND项目本科+境外硕士的毕业生。
社保要求为连续缴纳12个月,基数为1.5倍社平工资。
5. 创业落户
适用人群:持有专利/科研成果/专有技术的创业者,可携带3名核心团队成员共同落户。
关键材料包括验资报告、纳税证明、专利证书等。
六、关键注意事项
1. 社保与个税需匹配
确保社保缴纳主体与个税申报主体一致,且两者合理对应,均需超过基准线。
2. 避免劳务派遣合同
需与上海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将无法申请落户。
3. 关注政策有效期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有效期至2026年11月30日,建议尽早规划申请。
4. 准备齐全材料
提前准备好学历认证、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等关键材料,确保真实有效。
2026年的政策调整确实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落户途径。无论是院校名单的扩容,还是条件的放宽,都体现了上海对人才的重视。对于有意在上海发展的留学生来说,准确把握政策要求、提前规划是关键。
说到落户,很多同学最关心的无非是:我的学校认不认?回国时间还够吗?公司资质达不达标?这些问题往往像一团乱麻,理不清就容易走弯路。政策细节就像拼图,少一块都拼不完整。凡图人才咨询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多年,能帮你把个人背景和最新政策“对上号”,免费做一次初步适配分析,让你少走试探性弯路。
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