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留学生落户上海初审被退回?这8个常见原因你得留意
随着留学生落户上海新系统全面上线,越来越多海归将上海作为回国发展的首选地。根据政策安排,目前人社局已在申报系统中公布了世界排名前50及51-100的境外高校名单,共计149所院校。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适用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暂定执行至2025年11月30日。
在实际申请过程中,不少同学因对流程细节不熟悉,导致初审材料被退回。以下是几个高频问题,提前了解可有效规避风险:
一、申报类型选错
留学生落户上海按院校层次和单位资质分为不同路径,例如世界Top 50高校毕业生可适用“直接落户”通道(缴纳半年社保个税,不看基数),而其他符合条件者可能属于“半年1倍”或“1年1.5倍”类型。选错类型会导致系统无法匹配审核标准。
二、试用期内提交申请
政策明确要求,世界Top 50院校毕业生须在正式转正后方可提交落户申请。试用期员工即使已缴纳社保,也不符合申报主体资格。
三、单位联系人状态异常
申报单位需指定一名在职员工担任联系人,且该联系人必须在本单位正常缴纳社保。若原联系人已离职,务必及时在系统中更新,否则材料无法通过初审。
四、劳动合同有效期不足
提交申请时,劳动合同剩余有效期须不少于3个月,且合同期限原则上应为2年及以上。临近到期的合同建议先完成续签再申报。
五、社保与个税记录未同步
上海人社系统的社保数据通常在次月月初更新,而个税记录需等到申报期结束(一般为每月25日前)才会同步至人社平台。不少申请人刚缴完当月社保个税就立即提交,结果因系统未抓取到完整记录被退回。建议在缴费次月25日后再行申报。
六、转学分材料缺失
如留学期间涉及课程转学分,需额外提供原始成绩单或学校出具的转学分证明。缺少此类材料可能影响学历真实性认定。
七、存在重复纳税记录
同一月份若由两家及以上单位为你申报个税,系统会判定为“重复纳税”,直接触发退回机制。确保申报期间个税仅由当前落户接收单位缴纳。
八、留学期间有境内社保记录
以全日制留学生身份在境外就读期间,若在国内有职工社保缴纳记录,将被视为学习状态与就业行为冲突,不符合“回国后首次就业”的基本前提。
留学生落户看似流程清晰,实则细节繁多——院校是否在名单里、回国时间怎么算、单位资质是否达标、社保个税是否匹配,任何一个环节出偏差都可能导致申请中断。就像搬家,光有钥匙不行,水电煤户名、物业登记、门禁权限都得一一对应上。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服务,熟悉各环节审核逻辑,能基于你的学历背景、回国时间与工作单位情况,免费提供一次初步适配分析,帮你判断当前是否具备申请基础、适用哪类路径、材料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不确定自己的毕业院校是否符合上海留学生落户要求?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