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这些地址因挂靠了众多外地生源大学生的户口,在“集体户”年轻人中尤为著名。
从明年1月1日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同意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将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
随着人才类“集体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也将成为许许多多“新上海人”的集体回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社区公共户”:上海将在基层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户”,那些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或无住房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引进人才,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落户。海归落户上海
“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这些地址对许许多多的“新上海人”来说曾经是那么熟悉,作为他们共同的“住址”出现在身份证上,而随着上海明年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这类设立20多年的户籍类型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属地“社区公共户”。留学生落户中介“我会怀念它的吧,曾经让在上海居无定所的我有一个可以落‘户’的家。”来自西安的沈女士这样感慨。
户籍证明1次只能开2张
沈女士毕业于天津的一所高校,2000年来到上海时,因为不是上海高校的毕业生所以并没有拿到上海户籍。“最开始因为是外地户籍,企业在社保交金上不是很规范,父母也会有各种担心,常常会劝我回老家去。”沈女士回忆,没有户籍总会让她缺少安全感,觉得自己“游离”于这个城市之外,甚至于婚恋问题也受到了困扰。
2003年,她跳槽到一家港资企业,由企业出具必需的材料,通过中介机构办理了上海户口。“当时我还没有能力买房子,在上海也没有熟悉的亲戚,所以就挂靠了集体户口。”沈女士回忆,拿到自己的上海身份证时,心情“很激动”。
事隔多年,虽然现在上海通过居住证等制度,已经给非上海户籍的人才相当大程度的市民待遇,但对于集体户这个名词,沈女士依然充满着感情。海归上海落户“虽然有时候为了开户籍证明,需要跑来跑去,但总的说来还是有很多的便利,最重要是感觉自己终于在这个城市落下脚了。”如今,沈女士在上海有了自己实际意义的小家,在她看来,温暖的感觉从一张小小的户籍证明,变成了一套房子和属于自己的亲人。
沈女士提到的户籍证明正是众多集体户年轻人印象深刻的“小白片”。“一次只能开2张,而且有效期在30天内。”来自安徽的孟女士回忆,“小白片”除了带来归属感,也带来了不少小麻烦。无论是结婚、买房、办理护照、开社保卡都要用到户籍资料,这成了“集体户”年轻人的最大困扰。
在研究生毕业后,孟女士在浦东的一家私企工作,而平时办理户籍事宜却要到徐汇区的冠生园路,虽然办事中心的效率还比较高,但由于周日中心休息,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请假办理业务。“从浦东到浦西,来回要两个多小时,所以我和先生最终还是决定尽快买房。”孟女士表示,去年她已迁出集体户。
孩子当了1年“黑户”
对于集体户带来的幸福与困扰,来自山东的肖女士有着深刻的感受。2005年,她在上海的一所大学研究生毕业,并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因为单位没有自己的集体户,所以我的户口是放在学生事务中心。”肖女士所说的学生事务中心,正是在众多留在上海的外地生源大学生口中著名的“延安西路900号”。
户口在上海有了着落,让肖女士有了安定的感觉。“那时候刚刚毕业,完全没有积蓄,租房也可能遇到经常要换的情况。”肖女士觉得,集体户对像她这样初到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
2007年初,刚刚结婚不久的肖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有宝宝的消息让她和丈夫都是喜出望外。“当时我也问过别人,听说是宝宝的户口可以跟妈妈,也可以跟爸爸。”肖女士的丈夫虽然也在上海工作,但户口仍然在老家的房子里。然而,后来肖女士到人事服务窗口咨询时,才知道按照当时的政策,夫妻一方是集体户口,一方是外地户口的,孩子不能报入上海集体户口。
“最直接的办法是买房。”肖女士回忆,当时参加工作刚刚两年多,丈夫工作时间更短,小夫妻积蓄只有十来万,几乎无法在上海启动买房计划。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她甚至流过泪。
孩子出生后,肖女士把出生证明捂在口袋里,一直没回老家报户口。“还是要给孩子报上海户口,如果报回老家,以后读书、医疗肯定会有很多不方便。”最后,肖女士向父母和亲戚朋友求援,打了好几张借条,终于凑足了首付款,在闸北区买了一套两室户老公房。“公积金贷款不够,最后还贷了商业贷款,压力非常大。”凭着房产证,拿到了属于自己和宝宝的户口本时,接近1周岁的宝宝终于不再是个“黑户”,肖女士心头有百般滋味。
如今回过头来,肖女士感慨,集体户带来的买房风波似乎是因祸得福,而随着上海后来的政策调整,父母一方有集体户口子女就可以落户上海。“集体户,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肖女士这样评价。
企业谈“集体户”
多为高学历,不少是上海急需专业型人才
“现在中智的集体户里还有着三四百人。”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外企档案部负责人袁美龄告诉早报记者,在最高峰的2001年至2002年中智公司的集体户口最高峰时有1000多人,他们都是与中智正式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而此后随着居住证政策的实施,持人才类居住证的员工数量上升,集体户口员工的总数也相对减少。
“每年都有户籍进进出出,最近几年的进出量都稳定在一年200人左右。”她表示。一般合同上也会与员工约定,购买住房后应当迁出,所以目前集体户存留的也大多数是确实没有自己落户住址的人才。
“几乎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很多人是硕士、博士,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袁美龄这样形容,这些挂靠在“集体户”的年轻人,清一色都是高学历人才,其中不少都是上海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其中,有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有外省市引进人才,也有上海引进的海外留学人才。